我要说两句 分享 收藏 0
取消

【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牢固“保护第一”思想 夯实生态保护根基

   近年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牢固“保护第一”思想,本着“宁可荒不可慌”的发展理念,通过实施科技兴区战略,深入推进保护区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生态保护、森林防火和对外交流等重点工作,使区内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保护,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为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长白山冬季降雪量大、积雪期长、温度低、野生动物栖息和觅食困难,为此,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在保护区内布设近300处野生动物投食点和鸟类投食台,累计投放救助物资百余吨。2012年在野生动物投食点、重点栖息区和迁徙区布设远红外照相机近200部,目前共拍摄各类野生动物照片和视频100000余次(张),为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实施跟踪保护措施提供了详实依据。同时,深入开展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加强对中华秋沙鸭、朝鲜崖柏、长白松、东北红豆杉等极小种群的保护力度。在白河保护站和头道保护站先后设置2处野生动物救助站,并向社会公开野生动物救助电话和路线图,截止目前共救助并放生伤残野生动物40余只(头)。

     强化森林防火工作。长白山保护开发区1986年遭受强台风袭击,在西南坡形成1万多公顷的风倒区,经过近30年时间已逐步演替为以小叶樟为主的高草地,加之保护区周边环境极其复杂,高温大风天气多发,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形势极其紧张。为确保森林防火万无一失,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通过自上而下签订责任状,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保护站、巡护组和一线巡护员,并先后制订完善了《森林火险预警响应预案》《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大力推行“点、线、面”式监管和野外宿营措施,不断强化风灾区、重点副业区和旅游景区的火源管控力度。经常性组织开展由公安、边防、武警等执法力量参与的联合清区行动,及时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全面强化森林消防队伍体能、技能培训和防扑火演练,加强联防联保工作,建成区域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

    强化依法制区。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以创建“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人与自然和谐示范地”为目标,致力于解决林副产品价格与需求量不断上涨,受利益驱使非法入区盗猎盗采的突出问题;狠抓林业行政执法,全力维护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安全。2006年以来,保护中心在做好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联合武警森林部队、边防支队和公安交警等力量,按照野生动植自然消长和野生动物栖息活动规律,大力开展“反盗猎、反盗伐”“护蛙”“护薇”“红松种源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基本形成“外部有人堵,内部有人清,重点部位有人守,重点区域经常清”的看护网络。

    优化生物多样性。近年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单项物保护工程,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维护。实施松花江源头环境整治工程。为确保自然生态景观的完整性,保护松花江源头不受污染,2011年至2012年,投入2亿元资金,实施了松花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涉及旅游服务的场所全部进行拆除。“五馆一站”拆除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清除建筑垃圾2.7万吨,清理场地2万平方米,植被恢复面积1万平方米。并通过建立严格的生活垃圾清理和相关环保制度,使区内空气、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来源:长白山外宣办

未登录取消
评论一下
未登录取消
回复一下
重新发送
返回下一步